為貫徹落實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相關規定,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,特制定《關于本市旅游住宿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實施意見》?!?/p>
——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
此條例一出,心態暫時“爆炸”的可不只是上海市的酒店住宿業,每一個慕名上海歷史文化心向往之的旅客也犯起了愁:一方面是個人對于垃圾分類的認知尚未到位,一方面是出門旅行還得自備洗漱套裝,這套“雙管齊下”讓大家苦不堪言。與此同時,全國多省市地區也進入觀望狀態,時刻準備著從上海這塊“試驗田”中吸收點經驗以備不時之需。
事實上,關于“一次性用品退出酒店業”的呼聲在酒店業由來已久,酒店取消六小樣并非新鮮事:14年前,曾有北京的代表提出過此類建議;2002年,上海提出取消酒店一次性用品的倡議;2005年,有人大代表提議北京市可強制推行“賓館不提供一次性日用品”;2007年,原北京市旅游局提出號召,倡議賓館酒店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提供,同時,北京13家星級賓館也曾簽署協議,停止在客房內擺放一次性牙刷等消耗品;2009年,長沙市酒店停止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,2014年禁止酒店免費提供“六小件”;2010年,廣東省旅游局發布《關于星級飯店逐步取消一次性日用品的通知》,2013年規定酒店無償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將罰1萬元……
但是,要改變人們出差旅行住宿的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。許多城市都曾嘗試不主動提供“六小件”,但大都沒有持續下來,實際收效不盡如人意。有業內人士指出,這其中的原因比較明顯,其一,酒店行業競爭激烈,為了吸引并留住消費者,酒店爭相為住客提供“無微不至”的服務體驗;其二,對消費者來說,轉變消費觀念也需要一個過程。此次上海將“取消六小件”寫入條例中,也是再次證明為減少資源浪費,促進環保事業的決心。其實歐美部分發達國家,很多酒店早已不提供一次性牙膏牙刷等“六小件”,消費者也早已適應不提供的措施。但中國年旅游人次達50億次的體量,需要達成如此效果,還需要過度方案措施去協助解決,共同推進消費者習慣養成、引導綠色、低碳消費。
那么,如何將響應環保理念和降低酒店管理成本兼得呢?也許在對于以前酒店不看好,但不得不做的酒店迷你吧(酒店客房內有償用品)來說,將會迎來第二波春天。
酒店迷你吧曾是除了酒店客房銷售外強勁增長點,衍生成酒店行業普遍性的行業標準,但隨后因酒店管理、人工來維,商品損耗變質、盈利能力降低等問題,逐漸淘汰出大眾視野。迷你吧可提供綠色環保、可重復利用的產品,同時隨取隨用,便捷使用等特性,成為解決六小樣利器。但前提要能為酒店減低其管理成本才能使其大規模應用,若能為酒店提供額外創收,這可能為酒店提供了更加完美的解決方案。